贵宾热线: 4008-468-866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高端医疗器械本土化,企业的路该怎么走

高端医疗器械本土化,企业的路该怎么走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就造成我国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很大,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体规模达到308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2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0%。虽然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已成为继美国和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但是这也无法掩盖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相对竞争力较低的缺陷。而在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90%的市场份额长期被外资企业垄断,国产企业大多只能徘徊在中低端市场争食。

20160811082620.jpg

   据国家食药监局统计,截至201511月底,全国医疗器械企业共有14151家,仍存在小而散的特点。目前真正上规模、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企业占比不到20%,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这样的现状之下结果是,在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国外产品在大部分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我国本土企业与欧美竞争对手之间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我国高值耗材市场除了支架类产品实现国产化外,大部分被进口产品垄断,导致高值耗材市场整体价格偏高。

   医疗器械是西方医学的辅助工具,外资品牌在该领域优势较大。从细分市场来看,强生是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巨头,通用、飞利浦和西门子是诊断器械行业的老大,占到国内高端市场的80%以上,而在检验设备领域,前三家外资品牌也占据70%以上的国内高端市场份额。

   为此国家自2013年以来,相关部委陆续出台很多政策鼓励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释放了加快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的信号,如《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等等,特别是20146月实施的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简称“新版《条例》”)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疗器械行业实现了政策松绑。而在近期出台的《黑龙江省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挂网阳光采购实施方案》、《湖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河北省关于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等地方性的文件中更是明确规定公立医院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采购和使用国产医用耗材和医用设备。为国产医疗器械企业铺平通往市场的最后的路程,扫清障碍。

   但对于大部分企业由于技术、资金及规模的限制,不具备核心技术,缺少竞争力。企业单靠自建技术团队自主研发,要在短时间内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技术差距一朝拉齐,难于登天。

   所以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补技术短板的有效途径可归纳为八个字:合纵连横,利益共享。

   首先,企业要突破自力更生的封闭思维,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展开多角度、多形式的校企合作、院企合作。前者发挥资金、硬件和市场运作优势,后者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协同合作,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或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或外包科研任务,或促成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此为“合纵”之策。

其次,国内企业应拓展国际化视野,通过资本运作、人才引进、技术合作等方式寻求国外资源的合作共赢,此为“连横”之计。

   还有就是通过资本运作进行海外并购,直接将行业顶尖技术纳入麾下的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收效无疑最明显。引进全球顶尖技术团队进行技术本土研发转化也是重要途径,如果企业能吸引华人科学家及研发团队这些顶尖技术人才加盟,集中力量攻克最后一公里的技术难题,无疑会带动国内整体研发水平的快速上升。但此招的风险在于知识产权与专利的自主性。相比之下,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生产,以市场、渠道换取技术的模式较为稳健。借国家鼓励医疗设备国产化的东风,民族企业不妨携手国际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合作生产,以空间换时间,逐步实现民族品牌质量提升。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从医院的高端医疗器械到便捷的家用医疗器械都将迎来高度的需求增长,将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企业就要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大浪潮中抓住机遇,实现行业与自身的大跨越。




宁波冠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2016 

网络支持 方亿科技 浙ICP备12033919